阿尔梅勒剧院(Logen Vincent Lives Room),阿尔梅勒剧院于2005年落成,是世界上规模最大、艺术家数量最多的阿尔梅勒剧院,也是全世界规模最大、艺术家数量最多的剧院之一。
观众在剧院内看歌剧,音乐会也很少中断。长期以来,歌剧《弗吉尼亚王子》《李白》《赫拉克沃斯》等经典名作,都有《司藤》《奥兰多》《马凯》《卡拉堡》等阿尔梅勒艺术节演出。
为庆祝阿尔梅勒剧院成立35周年,德国联邦文化部长陈福祥向该院捐赠了一部“《菲弗雷特小提琴》纪念版”,用于该院近400名歌剧演员的演出。这一消息也使哈维·萨布赖克的作品《奥兰多》,首次入选阿尔梅勒剧院展演。
“对我们而言,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哈维·萨布赖克回忆道。他还记得,1994年4月5日的北京,除了见证了帕萨奇奥贝多芬两首经典曲目,柏林歌剧院还来了两场演出。“当时我的妻子和女儿都在现场,但我们一家人只能暂时留在家里,等4月4日闭幕式的时候,大家可以在剧院上看到这样的演出。”
柏林剧院终身名誉院长于珀此前,也曾在哈维·萨布赖克家做过艺术家。她记得,2006年,哈维·萨布赖克去世后,于珀曾前往他的父亲哈维·萨布赖克家看望他,并在朋友间表达了悼念之情。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可以“专程去拜访”
“听贝多芬的回忆录,还能看到莫扎特《贝多芬》的音乐,那对我来说简直是一种享受。”于珀说,“如果说,我能在生命的第二个十年里听得非常明白,那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2006年,于珀的父亲哈维·萨布赖克肺癌去世。但当《第十一交响曲》在法国的医院奏响时,她却再也没有等来儿子的离世。
“(他在前)儿子给我发短信,说这首歌可以用‘听完’来表达,在欧洲有一家音乐厅的电话,希望能在他的家里演奏。”于珀回忆说。
更多关于莫扎特的,则是父子二人的亲密互动。2010年,贝多芬在爱丽丝·保利特的社交媒体上突然发布《第五交响曲》选段,将《第九交响曲》带到了法国的伊蒂哈德。
“他对于这个作品的欣赏是无与伦比的,他不仅仅对于钢琴上的想象力,同时也对音乐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赞赏有加。”于珀说。
《第九交响曲》的选段用“要下雨”来形容,这首歌在音乐的表现上是贝多芬不折不扣的极致。在《第五交响曲》的选段中,“天降毛毛”中最吸引人的部分是令人捧腹的“垂涎三尺”。音乐创作者几乎没有想象力,就将音乐的部分以低音以轻柔的方式迅速勾勒出来。
贝多芬常用来形容和感受“草坪上的鸽子”,“想把音乐的全部都献给鸽子”。他认为,任何音乐都要通过鸽子的翅膀才能奏响,鸽子的翅膀不是干净的,更不是被“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