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金刚地球之战论坛是世界顶尖的科技成果应用落地创新、成果转化及转化交流活动,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供了新模式、新平台、新机制。7月26日下午,由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主办的“变形金刚地球之战论坛”在北京召开。
本次论坛由北京交通大学基础设施与信息管理学院与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共同承办。来自相关部门、企业、科研院所的代表、专家学者、科普爱好者以及在论坛现场提出意见,畅谈变形金刚探索者们的科学探索、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的经验总结与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想法。
“这次论坛是一场用创新的形式增进与国际学术界和经济界科学、产业界交流的盛会。”北京交通大学基础设施与信息管理学院院长王平说,通过举办国际学术会议,通过一系列专业论坛,以务实行动促进高校科研人才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快成果向社会化落地,孵化更多的科技成果,提升成果质量,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开放是推动科研创新的重要力量。”清华大学基础设施与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张孟华说,开放不仅包含了包容性和开放性,包含了包容性、共性、共享性和开放性,既促进科研资源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也让高校与社会各界共享创新成果,为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发展提供学术引领。
中关村科学城构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王平说,开放不等于“零和”,不是“零门槛”,而是要开放创新,要提升开放能力,推进科技资源和科技成果市场化配置。中关村科学城坚持开放合作,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开放创新生态。
“要坚持强化开放合作,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营造良好创新生态。”中关村科学城副区长肖凌竹说,中关村科学城支持企业在科创平台建设中发挥主体作用,积极打造科技创新企业集聚区,以企业为主体搭建科研创新平台。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引进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推广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应用,形成企业自主研发的独特优势。
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意见》提出,建立科创人才综合评价机制,健全科研人才落户机制,探索“全球引进、中国回流”模式,对海外人才给予直接引进、技术转让、股权投资等优惠政策。
积极创新孵化载体
“在加强政策扶持的同时,我们要用足用活各类创新创业平台载体,着力吸引培育孵化能力强的科技型企业,支持科技型企业在创业载体载体上市融资、孵化培育、成果转化。”李涛表示,本次政策出台有利于孵化器等载体,发挥其聚人才、引人才、留人才的作用。
为增强政策的吸引力,《意见》提出,建设高水平国家级创新创业基地。加快发展国家级孵化器,支持“链主”企业、创新主体在产业孵化载体开展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支持省级示范园区建设。支持各地结合实际探索发展区域特色创业孵化基地。
打造世界级孵化产业集群
《意见》提出,高标准建设国家级人才中心,鼓励支持高校院所、科研院所等社会机构在产业园区布局建设孵化器、加速器、加速区、综合服务平台等,打造一批集聚性、引领性、专业化、特色化的国家级孵化器和加速器。
同时,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双创”基地。推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社会资本与高校院所、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深度合作,推动各类资本参与到孵化器的设立、运营和发展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