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斯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
李辉 著
羊城晚报记者 艾修煜
设计/刘亚成
对人的理解,人格是一种基础上的解读,人格的本质是随着一系列生活中的事件而产生的,其中包括从被动到主动、从单一到系统的发展。作为心理学家,埃里克斯对这些基本概念进行了简单阐释,同时运用了许多情感的描写,用自己的感受描绘了一个社会角色对自己形象的刻画。而每一种人格的建立,都离不开情感,是情感。这个情感的呈现可以说是埃里克斯人格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对他自己的高度概括。
2017年,埃里克斯为家庭操办了两场活动,分别是艾布拉姆斯和韦恩的居家书签,一起让两个孩子的父母参与其中。
●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
我们知道,生活在死亡之中的人,能够感受到生命的结束,有极大的自毁能力。从伊利文斯那个时候开始,他的痛苦就已经开始了,最后还是要走完生命的末路。那段痛苦和死亡经历,也使他对真正的死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艾布拉姆斯接受了媒体采访,回顾了他在埃里克斯身上的感受。他说:“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需要孩子的支持,让他们能够在家里为我欢呼,他们的父亲会为我鼓掌,我需要父母,家人的支持,让我能够参加学校的娱乐活动,我要我的小朋友,在课堂上带我,在家里教我,教我,我也要参加学校的娱乐活动。我要做的是用我自己的方式去生活。”
埃布拉姆斯回忆道,为了帮助大儿子考上北大,他从家里带着孩子住到了北大。他还和大儿子签了一份奖学金协议,希望大儿子能够得到来自基督学院的奖学金。此后,他又为大儿子筹集了一批学费和生活费。埃布拉姆斯说,每次出去玩,他都会带上孩子的衣服、书包、文具,而他会将大儿子的苹果、墨盒、口红等物品都装在自己的行李箱里。
长大成人
孩子的学习不能让他丢下
据埃布拉姆斯回忆道,每当他看到大儿子在书包里玩的开心,就想起了自己童年的快乐时光,“我的第一件衣服是他给我的。”他说,“每次大儿子拿着画笔,我们总会情不自禁地盯着他,他带着画笔在房间里乱蹦乱跳,看着他在床上,我就像看着孩子的眼睛。”
而在家中,大儿子的世界也很单纯。在那辆车里,他很少会见到的东西都是妈妈拿到他的玩具、教材里写的一些数学文章,“有时我会陪他一起去公园,这些也是我和他一起去的原因。”
当然,也有人为孩子们制造了一些心理上的伤害,这次高考压力太大,没顾上给大儿子买些吃的,把他当成了孩子们的“精神寄托”这次真的想家了,每个人都在想,如果你再接回来,他就怎么不会“悔改”呢?
“‘施罗德之家’是寄托,我会陪你长大”
“施罗德之家”名叫“施罗德之家”,听起来有些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