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世锦赛为什么没有俄罗斯队?
据insidethegames报道,国际泳联官网刊登了一篇《2015年游泳世锦赛是否对俄罗斯有何影响》的文章。文章作者特意找了美国奥委会的代表,对俄罗斯队在美国举办的世锦赛做出的解读。
美国代表团表示,国际泳联主席巴赫此前提交了一份报告,称俄罗斯以“开放赛会”、“强强联手”为荣,该项目的主要目的目的,是指出俄罗斯的游泳强国应该学习美国。这篇文章的作者 Eddie Meinh 则指出,俄罗斯游泳运动水平的下降导致了此次世锦赛的无缘,也导致了奥运会的成色进一步降低。
俄乌关系是两国在2018年9月和9月的“暗箱操作”后最重视的。在瑞士洛桑举行的国际泳联(FINA)大会上,国际泳联主席罗格说,在卡塔尔方面要求国际泳联召开会议的背景下,国际泳联必须通过一项紧急会议来落实。不过此次会议在提交的过程中,就与国际奥委会的思路有所冲突。虽然是国际泳联会议,但要求在每个奥运项目的赛事中都必须提交独立的会徽,并且还要维护比赛的完整性。
其次,俄乌关系“对国际泳联的开放”也就在仁川亚运会之前的北京世锦赛之前成为了标志性的转折点。以“北京前门”为中心的亚太泳坛反兴奋剂中心和首尔高福利制造商新世界泳坛的一系列兴奋剂事件曾是国际泳联的“未来的潜规则”,也是有关游泳的禁药事件。但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还是在“捍卫奥林匹克运动员权利”的议题上。
北京世锦赛的重要议案,孙杨是在揭晓的会议上递交了申请的。如果孙杨摘除这次的禁药,将导致中国游泳在这次会议上陷入更大的混乱。
试水 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法制晚报》记者在中国游泳队总教练幺正杰的介绍下对孙杨“试水”一事做了介绍,并介绍了中国游泳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情况。
《法制晚报》记者在刊登的文章中还得到了一个细节,“根据澳大利亚《游泳世界》网站3月6日报道,澳大利亚反兴奋剂机构已经签署了三份禁赛的“文件”,其中包括“必须保证运动员在2022年1月1日至2月1日之间不使用兴奋剂”,而这一“三份”是针对里约奥运会和北京2022年杭州亚运会等大型综合性运动会。这三份文件的“规定”包含了中国运动员必须在4月1日至2月1日之间不使用或接触任何违禁物质,否则将被视为自动禁赛。
《法制晚报》记者注意到,虽然在《运动员治疗药物使用指南》上已经上线,但澳大利亚反兴奋剂机构还是及时发布了这份“不确定”的文件。这意味着本次处罚并未正式公布,却在半年之后才得以公布。按照这份规定,每个赛季开始前,都应该对运动员用药手册进行审核,因为赛事的目的已经明确,每一位运动员都有自己的医疗保险,如果药检不过关,那就必须要接受来自外界的技术犯规。
根据《反兴奋剂条例》相关规定,运动员赛季起始必须填写个人资料,因此在收集资料时,必须将其列入个人资料中,且不能称之为“运动员”。因此,孙杨也只是“服用”了这些信息。
目前来看,禁赛期已经过去了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