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台膜结构(中)
央视新闻客户端
技术人员将冬奥会的照明设计为双曲面的全彩LED灯,让原本暗淡的夜空再添几分明丽。
而在银色的光影映衬下,原本暗弱的观赛区域也变得十分明亮。
原来,是这种更多“隐藏”于人眼的高科技灯引起的观赛效果。
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主赛场是中国新首都的重要标志性建筑,这里曾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驻华办事处的办公场地。
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是我国新时代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契机,也是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推动传统产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激发文化创意和旅游产业活力的重要实践。
“开幕式当天,国家体育场将迎来首场‘冰火’交融的高光时刻,届时,冰雪五环升起,火炬从鸟巢发出,用流动的色彩呈现了中国美学的独特魅力,展示出‘双奥之城’的独特魅力。”在冬奥会开幕式现场,国家体育场运行团队国家体育场建设指挥部主任姚辉如是说。
此外,在此次冬奥会开幕式上,全世界目光聚焦于为运动员提供观赛和竞赛所需的高质量演出。
“冰丝带”精心设计的首钢滑雪大跳台,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永久性保留和使用的滑雪大跳台场馆。而这里同时承担着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开闭幕式、火炬手选拔、场地准备等任务,为“简约、安全、精彩”办赛提供了保障。
国际奥委会奥运会部执行主任克里斯托弗·杜比表示,当运动员与其他国家运动员在跳台滑雪和北欧两项运动员比赛时,场地的设施是最重要的。“北京冬奥会赛场赛道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并从测试赛中逐步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流程。我们知道,当运动员在跳台滑雪比赛时,即便没有做好自身防护措施,也会影响他们的比赛。”
在跳台滑雪赛道的布置中,国际雪联国家跳台滑雪中心设施经理霍莉·塔纳埃尔多称赞道:“我们有史以来第一块标准的永久性跳台,它比其他赛道长,赛道上的设施也要先进。”
“首次亮相”
作为首个“双奥场馆”,中国的冬奥场馆设施已具备了竞技水平的刚性要求。1月20日,首钢滑雪大跳台在比赛前举行了一次比赛热身,得到了媒体的高度关注。当晚的比赛,名将谷爱凌参加了女子大跳台的角逐,她已是第一个自由式滑雪大跳台的夺冠热门。
在自由式滑雪坡面障碍技巧项目上,谷爱凌、李方慧、李方慧、吴梦等前世界冠军悉数登场。经过近20分钟的紧张激烈角逐,谷爱凌得到了93.75分,成为第一个完成该项目三周空翻转体1620动作的选手。
而在单板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李方慧第8位出场,她以一跃腾空姿态惊艳世界。在决赛中她再次拿出了3个月前的状态,整套动作流畅、落地稳当、安全落地,最终获得了86.25分,超过平昌冬奥会夺冠热门马克·麦克莫里斯(85.75分),成为第一个在冬奥会该项目比赛中获得满分的中国选手。
“这个成绩还要归功于前面两轮的滑行。